6.原型模式
原型模式
Specify the kinds of objects to create using a prototypical instance,and create new objects by copying this prototype.
(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,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。)
原型模式的核心是一个clone方法,通过该方法进行对象的拷贝。
Java 提供了一个Cloneable接口来标示这个对象是可拷贝的。
原型模式的优点
- 性能优良
- 原型模式是在内存二进制流的拷贝,要比直接new一个对象性能好很多,特别是要在一 个循环体内产生大量的对象时,原型模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其优点。
- 逃避构造函数的约束
-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缺点,直接在内存中拷贝,构造函数是不会执行的。优点就是减少了约束,缺点也是减少了约束,需要大家在实际应用时考虑。
原型模式的使用场景
- 资源优化场景
- 类初始化需要消化非常多的资源,这个资源包括数据、硬件资源等。
- 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场景
- 通过new产生一个对象需要非常繁琐的数据准备或访问权限,则可以使用原型模式。
- 一个对象多个修改者的场景
- 一个对象需要提供给其他对象访问,而且各个调用者可能都需要修改其值时,可以考虑 使用原型模式拷贝多个对象供调用者使用。 在实际项目中,原型模式很少单独出现,一般是和工厂方法模式一起出现,通过clone的 方法创建一个对象,然后由工厂方法提供给调用者。原型模式已经与Java融为一体,大家可以随手拿来使用。
浅拷贝和深拷贝
浅拷贝是有风险的,往往都需要深复制
再复写的clone方法中,对变量进一步复制
public class Thing implements Cloneable{
//定义一个私有变量
private ArrayList<String> arrayList = new ArrayList<String>();
@Override
public Thing clone(){
Thing thing=null;
try {
thing = (Thing)super.clone();
thing.arrayList = (ArrayList<String>)this.arrayList.clone();
} catch (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return thing;
}
}
clone与final
clone与final两个冤家
当增加复制增加了一个final关键字,然后编译器就报斜体部分错误
正常呀,final类型你还想重赋值呀!
你要实现深拷贝的梦想在final关键字的威胁下破灭了,路总是有的,我们来想想怎么修改这个方法:
删除掉final关键字,这是最便捷、安全、快速的方式。
你要使用clone方法,在类的成员变量上就不要增加final关键字。
版权声明:
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
郭远的博客空间!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打赏
微信
支付宝